你的网站为什么没人看?可能是关键词没玩明白
说实话,我第一次做网站的时候也踩过坑。那会儿熬夜写完内容,美滋滋地等着流量暴涨,结果连续三周访问量都没突破两位数。后来才明白,光有好内容不够,还得让搜索引擎"看得懂"——这就是关键词优化的玄机。
关键词不是随便选的
很多人以为关键词优化就是往文章里硬塞几个热门词,这想法太天真了。去年我帮朋友看他的茶叶电商站,首页堆了二十多次"正山小种",结果排名还不如人家只提了五六次的小网站。后来发现,这哥们完全忽略了用户真实的搜索习惯。
你得琢磨用户到底会搜什么。比如"怎么泡红茶"就比"红茶冲泡方法"搜索量高出一截,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建议先用免费工具查查搜索量,别像我当初那样闭门造车。
长尾词才是宝藏
刚开始做优化时,我也盯着那些大词不放,什么"减肥"、"健身"之类的。后来发现根本拼不过大站,直到偶然发现"经期后一周减肥食谱"这种长尾词——竞争小、转化率高,简直是中小站的救命稻草。
有个做宠物用品的朋友更绝,他专门优化"狗狗下雨天不肯出门怎么办"这种问题型关键词,转化率比行业均值高出三倍。你看,用户带着具体问题来搜索时,购买意向往往更强。
位置和密度都有讲究
关键词放哪儿很重要。标题肯定要占一个位置,前100字至少出现一次,这是基本操作。但千万别学某些人把关键词堆在页脚,那纯粹是自欺欺人。
密度控制在1.5%-2.5%比较合适。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是某养生站,800字的文章塞了40多次"养生秘诀",读起来跟结巴似的。结果呢?被搜索引擎直接降权。
相关词组也很重要
现在搜索引擎越来越聪明了。如果你写"手机",最好也带上"智能机"、"安卓机"这些相关词。去年我做过实验,两篇内容相似的文章,加了相关词组的那个页面,停留时间明显更长。
有个小技巧:写完内容后自己大声读一遍。要是听着别扭,八成是关键词塞得太生硬。就像做菜,调料得融进食材里才对味。
别忽视移动端搜索习惯
现在超过60%的搜索来自手机,但很多人还在用PC端的思维做优化。移动用户更爱用口语化短句,比如"附近哪有修手机的"而不是"手机维修服务网点查询"。
我地铁上就经常测试搜索建议。输入"为什么...",看看下拉框推荐什么,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用户需求。有时候灵感就这么来了。
定期更新才有后劲
去年帮一个旅游博客做优化,发现他们三年没更新关键词。现在谁还搜"旅游攻略2020"啊?我们每季度都会微调关键词策略,毕竟用户兴趣变得比天气还快。
有个小发现:节假日前后搜索习惯会突变。比如春节前"送礼"类词暴涨,节后就变成"减肥"。抓住这些时机调整内容,流量能蹭蹭往上涨。
最后说点大实话
关键词优化不是玄学,但也没那么简单。它像谈恋爱,既要主动展示优点,又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太刻意。我见过太多人要么用力过猛,要么完全躺平。
记住啊,最终目的是让人看得舒服。要是为了优化把文章改得支离破碎,那还不如不优化。毕竟,留住访客的永远是好内容,关键词只是帮忙开门的钥匙。
(写完检查了下,发现不知不觉又唠叨了这么多。可能这就是老站长的职业病吧,总怕新人走自己当年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