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搭建个人网站:一个小白的成长日记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做网站"这个词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戴着厚镜片的程序员对着满屏代码疯狂敲键盘的画面。直到自己真正动手尝试,才发现这事儿吧,说难也不难,关键看你用什么姿势入门。
一、准备工作:别急着写代码
很多人一上来就问"HTML怎么写",其实啊,就像做饭前得先买菜一样,做网站也得先搞明白几件事。首先,你得想清楚这个网站要干嘛用——是个人博客?作品集?还是开个小网店?目的不同,后面的路数差别可大了去了。
我当初就犯过傻。心血来潮想做个摄影网站,结果在选模板时看中了某个特别炫酷的动画效果,硬是折腾了三整天。最后发现加载速度慢得像蜗牛,手机上看还总卡顿,典型的捡了芝麻丢西瓜。所以啊,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太注重外表,忽略了实用性。
二、工具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
现在建站工具多得像超市货架上的饮料,主要分三大类:
1. 傻瓜式建站平台:适合完全不想碰代码的。拖拖拽拽就能出效果,就像用美图秀秀P照片。但缺点是自由度低,想改个按钮颜色可能都得开会员。 2. 半自助型工具:给点代码甜头尝尝。提供现成模板,但允许你捣鼓CSS。我有个朋友用这类工具做婚礼请柬网站,加了个背景音乐功能,结果所有来宾打开网页都自动播放《今天你要嫁给我》,场面一度非常社死。 3. 硬核编程派:从零写代码。适合有耐心学习的人,后期自由度最高。不过就像学自行车,开始总得摔几跤——记得我第一次调网页间距,死活搞不懂为什么`margin`和`padding`效果不一样,差点把键盘给砸了。
三、内容编排:比装修房子还费神
确定好工具后,就该规划网站结构了。这里分享个血泪教训:千万别学我一开始就把导航栏做成"首页|关于我|作品集|博客|资源库|联系方式"六大项。最后维护起来要命,访客也看得眼花。
比较好的做法是: - 核心内容放首屏(就像饭店把招牌菜写在门口) - 次要内容收进汉堡菜单(就是那个三条线图标) - 联系方式做成浮动按钮(毕竟现代人都懒,不想翻半天找你的邮箱)
有个取巧的办法——打开你最喜欢的五个网站,把它们的布局画在纸上对比。十有八九能发现共性,这些就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好设计。
四、视觉设计:克制比炫技更重要
我见过最灾难的网站是紫色背景配荧光绿文字,还加了雪花飘落特效。说真的,这种设计放在2005年的QQ空间都算杀马特。现在流行的是:
- 字体不超过3种(中文推荐用思源黑体,英文用Roboto) - 主色+辅色不超过5个(可以去配色网站偷现成方案) - 留白要大方(别舍不得空白处,挤得像早高峰地铁的网页没人爱看)
有个简单粗暴的检验方法:把网页截图转成黑白图。如果层次感还在,说明排版及格了;如果变成一锅粥,赶紧重来吧。
五、发布上线:临门一脚的注意事项
好不容易做完设计,千万别急着点发布按钮。先做这三件事: 1. 用手机、平板、电脑都打开看看(我遇到过在4K屏上美如画,到手机里图片全变形的惨案) 2. 让朋友帮忙点击测试(总会有你没想到的操作路径) 3. 检查加载速度(工具网站能给出具体优化建议)
说到这个,有个冷知识:同样的网站放在不同服务器上,速度可能差出两三倍。不过具体选哪家我就不多说了,免得像打广告。反正记住便宜的不一定慢,贵的也不一定快,多看看真实用户的评价。
六、持续维护:网站是活的生命体
很多人以为网站做完就完事了,其实它像养宠物一样需要定期照料。我的个人博客就经历过: - 某天突然所有图片消失(原来是图床服务商跑路了) - 评论区被菠菜广告攻陷(后来加了验证码才消停) - 移动端样式莫名崩坏(Chrome更新后CSS不兼容)
建议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链接是否失效?表单能否提交?第三方插件要不要更新?顺便更新下内容,让访客知道这个网站还"活着"。
---
说到底,做网站最难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坚持下去的耐心。就像我那个折腾了半年才上线的个人博客,现在回头看第一版简直丑到没朋友。但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你开始了,并且在不断进步。
要是看完还是觉得发怵,记住这句话:每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大佬,都是从在浏览器里写`